首页

上校女王

时间:2025-05-23 22:01:48 作者:宁夏利通区供港蔬菜迎来采收季 36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餐桌 浏览量:86722

  作者:陈润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际国内大局出发,就网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网络法治、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等取得新成效,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从网络大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网络基础设施加速普及,数字技术突破创新

  网络强国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升近40倍,网民规模增长近1倍,行政村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6.4%,我国网民规模、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均为全球第一。网络支付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数字鸿沟进一步弥合,数字生活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实名用户超10亿人,数字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在线服务能力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互联网+”深度融入医疗、教育、养老等众多领域,各类信息服务持续扩展优化。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各类数字技术快速发展,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和5G网络,5G技术产业协同全面领先。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的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数据生产、算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国产操作系统与基础软件性能大幅提升,芯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突破,集中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网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深入推进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网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坚决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全球网络治理影响力逐渐增强。充分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完成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深入开展“清朗”“护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集中处理各类网络违法信息,针对网络暴力、恶意炒作、煽动群体对立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有效抑制网络不良行为,有力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新画卷。

  网络法治既是网络治理的首要目标,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立足本国发展现状,将网络法治建设融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实施,为强化网络生态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标准指引。网络媒体成为开展法治教育与普法活动新阵地,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与素养逐步提升。

  网络安全能力持续加强,数字合作深化扩展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长期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坚决捍卫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络安全的新需求。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基础上,细化完善法律法规,持续颁布国家标准,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安全标准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零信任、拟态防御、可信计算等新兴安全技术逐渐成熟,安全保障与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获批设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2014年以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每年在全国举办,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成效显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网络安全作为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中国一直积极开展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网络安全新格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面对网络空间的高度不确定性,我国持续深化国际交流,推动国际网络规则制定,携手构建公平稳定、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数字世界。

  网络经济赋能持续释放,数字经济量质齐升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提出以来,网络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其他新动能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法律规范与鼓励政策不断出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基本完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成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广泛覆盖至社交、零售、金融、教育、医疗、出行等众多领域,有效提升生产与匹配效率。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涌现,新一代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新电商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助力消费升级、扩大就业容量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建设网络强国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回首过往,网络强国建设成果丰硕,数字技术与应用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网络强国建设必将继续造福国家和人民,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北京3月26日电 (梁小燕 王庆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等机构日前发布了中国肥粮比价综合指数,并公布首期中国肥粮比价综合指数为1.05点。

河北南皮探索良种“芯片” 为盐碱地添“动能”

俄罗斯游客组团跨国吃早餐,成为中国边城黑河早市的一道风景线。伴随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黑龙江,该省采取系列举措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

唐拉提汗:冠军证明了中国拳击的力量

高度互联的基础设施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硬件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要形成人才、商品、资金、技术、数据汇聚的全球性枢纽。一方面,大湾区传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形成密集发达的世界级机场群、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全球领先的货物吞吐量港口群、先进高效的高铁城轨网。另一方面,大湾区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面向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有效通道。

瞭望丨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郭伟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碳汇是林业生态产品市场化、货币化的具体体现。未来,将以建设榆阳林业碳汇示范区为目标,积极争取社会各级力量共同参与林业碳汇建设,计划完成全区65万亩乔木林碳储量监测,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工作,全面增加林木蓄积量,利用5年时间集中连片建设碳汇林业示范基地20万亩,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双重目标。(完)

AI看脸、智慧食堂……智能生活惊喜值拉满了

李双志指出,自《浮士德》面世以来,对它的阐释产生了偏离和曲解。在走入中文世界的时候,也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译文与原文有所偏离。《浮士德》的戏剧形式决定了它描摹众生相,在不同的人物形象所说的话语、所采用的韵律、所使用的诗歌格律间不断跳跃转换,尤其梅菲斯特的语言特别不好把握。加之第二部的内容跨越上下三千年,足见其翻译难度。谷裕译本据实翻译,贴近原文文本,雅俗得当,可谓是为读者打开了《浮士德》的新世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